隧道測量分為施工隊測量跟項目部測量。
施工隊測量內容主要是放線,簡單轉點,監控量測(部分項目是外包出去的)。
放線包括:掌子面開挖、立架、仰拱、二襯、電纜溝、路面調平層等。
轉點分為坐標轉點高程轉點。坐標轉點是支導線的形式往掌子面順延。高程轉點使用水平儀水平尺轉,一般同時會使用全站儀轉高程點,現在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精度也很高了。施工隊轉點不論坐標還是高程都是粗測,一般都是為了滿足施工而加密的點。
監控量測主要是觀測隧道沉降,圍巖收斂變形。
項目部隧道測量主要是導線、水準精測、施工復核。
導線測量一般都是做閉合導線附和導線,水準也要做閉合附和測量。
施工復核主要是初支、二襯斷面掃描,路面調平層、電纜溝等高程的測量。
洞外控制測量:首先要建立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網,每一開挖口附近都應設立平面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作為施工放樣的依據。
洞外、洞內的聯系測量:根據洞外控制測量的結果,測算洞口控制點的坐標和高程,同時按設計要求計算洞內待定點的設計坐標和高程,并放樣出洞門內的待定點點位,這就是洞外和洞內的聯系測量(也稱進洞測量)。進洞測量將洞外的坐標、方向和高程引測到隧道內,使洞內和洞外建立了統一坐標和高程系統。
洞內控制測量:包括洞內平面控制測量和洞內高程控制測量。
隧道洞內的施工測量包括:洞門的施工放樣、洞內中線測量、腰線的測設、掘進方向的測設、開挖斷面及結構物的施工放樣。
隧道施工中的位移觀測:主要解決的是圍巖和結構建筑物內部位移變化和應變發展規律,以及洞壁各點間的相對位移變化。
(一)淺埋隧道地表下沉量的測定:淺埋隧道通常位于軟弱破碎巖層,穩定性較差,在V~Ⅵ級圍巖中,當隧道覆蓋層厚度對于單線隧道小于20m,雙線隧道小于40m時,施工中往往出現拱部圍巖受拉區連通,這種拉裂破壞情況成為洞體穩定的主要威脅。必須進行地表沉降監控測量,預測可能發生的危險。現場一般埋設標志點采用精密水準儀觀測。
(二)新奧法施工變形觀測:隧道變形觀測是為確定圍巖穩定、掌握支護效果而進行的。是對預先設計支護參數的確認或修正依據。是對施工方法驗證和改進的依據。要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的工作。現場一般采取埋設星形觀測點,采用收斂儀觀測。

竣工測量包括:隧道斷面凈空測量,中線、高程的測量及控制中線基樁和永久水準點測設。
竣工測量后一般要求提供下列圖表:隧道長度表、凈空表、隧道回填斷面圖、水準點表、中樁表、斷鏈表、坡度表。
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