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公路項目中,施工單位前期進場都會對原地面進行復測,測量人員要快速地用復測數據繪圖并算出土方的填挖量,對項目組織相應的工作策劃及部署至關重要。這也就對測量人員提出了出圖效率問題,本文以橫斷面為例進行說明。
1 數據獲取
現在施工單位都普及了全站儀,我們只需要將根據地貌特征點選取好斷面來測量,在土方的數據量上來說是不會有很大的出入,目前我們大多使用的是CASIO和SHARP-E500計算器,我們最好編寫的程序能用坐標計算出此點所對應的樁號、邊距(順路線前進方向左側邊距為負,右側為正),只需要記錄斷面樁號、邊距、高程就可以順利出斷面圖了。
2 Excel上處理數據
將現場測量數據錄入Excel中,數據格式如下表一,其中D列的100,300,500的等差數組,是為了在CAD上能按斷面里程從左至右依次畫多個斷面圖。使它們不會出現上一斷面的右部與下一斷面的左部相交。在E3、F3中先分別輸入E2、F2數據并回車后再點擊E3、F3,表格亮顯后按住右下角的“十”字拖動成了點位數據列。
表 一
3 繪制圖形
3.1 繪制路線標準圖形
繪制標準圖形時按照1:1的比例進行繪制,這樣在后面填寫斷面面積、填挖高度時直接將查詢數據輸入就完事。
根據縱曲線數據計算出K126+270、K126+290、K126+305斷面的中樁高程為分別為690.000、690.800、691.400。K126+270斷面的標準圖形根據點位坐標(100,690.000)在CAD中按照路面橫坡往兩側繪制路基線,然后在兩側將邊坡線連接在路基的兩邊。如果后面的斷面與本斷面也是相同的話,使用CAD中的Copy命令進行復制。方法是在文本窗口中:選擇所有線形,回車確認后在“指定基點或位移”時我們將基點選擇在(100,690.000),對于后面的“指定位移的第二點或 <用第一點作位移>:”時輸入(300,690.800)回車后繼續輸入(500,691.400)。這樣K126+290、K126+305的標準斷面就成了。
3.2 斷面蓋頂
選中Excel中K126+270斷面的F列數據,按Curl+C鍵。在CAD中使用Pline命令,在文本窗口中按Curl+V鍵,這樣斷面就蓋好頂了。繼續在CAD中回車后切換到Excel按Curl+C鍵復制K126+290斷面的F列數據,然后在CAD中按Curl+V鍵粘帖批量蓋頂。最后在中樁線位置上標注中樁設計高、中樁地面高及斷面樁號。

4 批量出圖

在CAD的文件下拉菜單的頁面設置管理器里新建一“斷面打印”的新頁面設置名,并選擇打印機名、圖形尺寸中的A3、打印區域中的窗口、選中居中打印、比例(S)中的自定義下面分別輸入2.5和1后,點確定后并將其置為當前(S)。
按Ctrl+P快捷鍵出現圖三界面,選擇“窗口(O)<”并將矩形框全部選中,點“確定”就打印出圖紙了。按回車鍵后只需要直接再選擇“窗口(O)<”就連續出圖了。
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