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從施工準備起,到全部工程竣工后的一段時間內,應按施工與設計的要求,進行沉降、位移和傾斜等變形觀測。
一般分兩部分:
一部分是觀測高層建筑施工造成周圍鄰近建(構)筑物和護坡樁的變形以及日照等對建筑物施工影響的變形,以保證安全和正確指導施工,這是直接為施工服務的變形觀測;
另一部分是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和竣工后,觀測高層建筑各部位的變形,以檢查施工質量和工程設計的正確性,并為有關地基基礎與結構設計反饋信息。
今天就先來看一下關于高層建筑的沉降觀測。
在打樁和采用井點降低水位時,鄰近的建(構)筑物可能會出現不均勻的沉降、裂縫和位移等變形。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應在打樁、井點降水影響范圍以外設立基準點,并在距離基坑一定范圍的建(構)筑物上設置沉降觀測點,進行沉降觀測。
同時,針對這些變形情況,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對鄰近建(構)筑物的影響。
高層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塔吊,由于噸位和臂長較大,可能會因塔基下沉或傾斜而引發事故。為了確保塔吊運轉的安全,需要適時對塔基四角進行沉降觀測,并檢查塔基的下沉和傾斜狀況。
當基坑深度增加時,挖土后基坑底面的原土向上回彈的量也會增加,導致建筑物施工后的下沉量增大。為了測量地基的回彈值,需要在擬建高層建筑的縱、橫主軸線上進行鉆孔。鉆孔的直徑為100mm,深度達到基礎底面以下300~500mm處。在鉆孔套管內放置特制的測量標志,并測量其標高。當套管被提起時,測量標志會留在原地。
在基坑挖至底面后,再次測量這些標志的標高。在澆筑混凝土基礎之前,再進行一次標高測量,從而得到各點的地基回彈值。這些數據是研究地基土體結構和高層建筑物地基下沉的重要資料。
這項觀測是了解地基下不同深度、不同土層受力的變形情況與受壓層的深度,以及了解建筑物沉降對鄰近地面由近及遠的不同影響。這項觀測的目的和方法基本與地基回彈觀測相同。
這是高層建筑沉降觀測的主要內容。當澆筑基礎墊層時,就在墊層上設計指定的位置埋設好臨時觀測點。一般每施工一層觀測一次,直至竣工。工程竣工后的第一年內要測四次,第二年測二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下沉穩定為止。一般砂土地基測二年,粘性土地基測五年,軟土地基測十年。
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