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356-2009《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是我國測繪成果質量檢驗的重要依據,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標準。自2009年12月1日 實施以來,廣泛服務于測繪成果質量管控,有力地保障了測繪成果質量,促進了測繪成果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應用服務。
近10年來,測繪技術手段越來越先進、成果形式越來越豐富、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該標準存在個別成果類型的檢查、驗收的方式方法與現代測繪技術手段相比明顯落后的問題;以及個別檢查項涉及觀測過程指標檢查要求未考慮新的觀測技術手段的問題;成果類型的分類也未能及時跟上目前市場的發展,無法完全適應信息化測繪的時代要求。比如缺乏機載激光雷達點云數據、三維地理信息模型等新成果評定標準。
為充分發揮技術標準化對質量提升的基礎性、引領性、戰略性作用,滿足當下測繪成果質檢需求,提升《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對我國測繪成果質量的保障力度,增強測繪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的支撐作用,2018 年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該標準進行了修訂立項,至2023年推出《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 24356-2023版本并進行了分發工作。新標準對標準術語、基本要求、抽樣方案、評價方法、質量元素與錯漏分類等多項技術內容與指標進行修訂,對成果分類進行了修訂,提升了標準適用性,更好的支撐法律、行政法規的有效實施。
新標準將測繪成果分為八大類,47個小類。
1.參考《測繪資質管理規定》(國測管發〔2014〕31號),本文件部分修改了測繪成果分類方式和分類名稱,將 GB/T 24356-2009 中的“房產測繪”、“地籍測繪”和“行政區域界線測繪”歸為“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將“航空攝影”和“攝影測量與遙感”修改為“遙感數據獲取”和“攝影測量”,相似成果歸為同一類,結構更清晰、應用更便捷;
2.增加了19小類的單位成果質量元素與錯漏分類,包括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位置數據服務,區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機載激光雷達點云數據,機載合成孔徑雷達影像,傾斜航空攝影影像,三維地理信息模型,規劃測量,宗地測繪,宗海測繪,房產測繪,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測繪,林權測繪,草原測繪,自然資源統一確權測繪,水深測量,海岸帶地形圖,海洋地形圖(海底地形圖),海島(礁)地形圖,影像地圖;
3.擴充了部分單位成果質量元素及錯漏分類內容的適用范圍,如數字航空攝影影像擴充了GNSS/IMU數碼航攝成果檢查內容、像片控制測量和空中三角測量成果的質量元素及錯漏分類同時適用于航空和航天遙感影像、外業調查的質量元素及錯漏分類更適用于當前以內業判讀為主外業調查為輔的測繪生產工藝流程及方法;
4.刪除或合并了13小類過時或發生變化的單位成果質量元素與錯漏分類,包括導線測量,光電測距,航空攝影掃描數據,竣工測量,地籍控制測量成果,地籍細部測量成果,地籍圖,宗地圖,房產平面控制測量,房產要素測量,房產圖(分幅圖、房產分丘圖),房產薄測成果,房產面積測算;
5.修改了檢查意見記錄表、檢查報告內容和格式、檢驗報告格式的范本。
目前標準的實踐應用主要集中在省級的測繪成果質量監督檢查機構中,而未得到廣大的行業單位的普遍實踐。原因主要兩個方面:
客觀方面
1.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在地形特征、地物分布等方面差異較大,使得錯漏分類和質量評定適用于多數區域,特殊區域需調整使用;
2.無法完全適應測繪技術在廣泛的行業應用中所帶來項目對測繪成果質量的個性化需求及動態變化;
3.標準術語、評價方法、質量元素與錯漏分類等內容多且不易理解,對質檢人員的作業經驗要求與理論學識要求較高,構成一定的門檻。
4.“多測合一”在全國開展較為普遍,但缺少“多測合一”成果的評定標準。
主觀方面
1.行業內企業對成果的質量評定重視不足,主要原因一是部分測繪單位兩級檢查制度執行不到位、缺乏對最終成果進行規范而全面的質量評價,第二是內設質檢機構和專職質檢人員缺位,專職質檢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對質檢標準理解、執行不全面。
2.作業單位較少在技術設計中進行質量評定標準設計。
標準加持信息化的手段后,將能解決上述大部分的客觀、主觀問題。目前市面上的一款質量評價產品-智評助理,行業單位可以在適當調整后使用,有降本增效以及提升成果質量水平的效果。目前福建省測繪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正基于新版標準并加持了信息化功能來開展業務工作。
該產品的主要特點:
導入了標準里面全部的錯漏信息,減少了人為記憶的過程;開發了自動匹配A、B、C、D四類錯漏的功能;檢查記錄表與檢查報告的自動化生成。
標準加持信息化手段后的主要益處有兩個:
有利于行業單位
減輕質檢員在質檢工作中的重復性的記憶性的工作,降低質檢人員使用檢查技術規程、規范實施檢查時存在的操作層面的難度。提升質檢工作的技術手段,為項目質量提供可量化的評價結果,反向促進單位質量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優化。促進測繪產品生產的科學分工,技術負責部門編制評分標準并下發到質檢部門與生產部門,使得產品質量要求各個工序保持一致。在測繪項目管理中,項目績效的分配與質量評價結果可以緊密結合。
有利于監管部門
有利于監管工作效率提升,通過在線查看檢查標準、兩級檢查的檢查記錄與檢查報告,督促作業單位的生產工序標準化。可以為基礎測繪項目定制質量評定標準并下發給項目承擔及質檢單位,保證二級檢查、一級驗收的質量評價標準一致性。作為日常質量督察或“雙隨機一公開”活動中的組織者與實施者的互聯互通工具。主管單位有條件對轄區的測繪隊伍、測繪產品成果的質量情況進行高效的統計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