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大會綜述
瀏覽量:0發布時間:2023-12-11 14:48:21
新”而行,共創未來。11月8日~10日,第一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大會在浙江德清召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進入“德清時間”
會上,與會代表專家紛紛表示,今年全球經濟面臨復雜多變的形勢,但廣大測繪地理信息企業迎難而上,破浪前行,成績來之不易。談及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未來,大家都很樂觀:“韌性足、信心強、前景好。”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產業數據不算優秀——產業仍保持增長勢頭,但增速有所放緩。根據上述報告,2022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達7787億元,增速僅為3.5%。2022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為5007億元,同比增長率為6.76%,為有監測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最低點。
從數據不難看出,過去的一兩年,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規模仍然呈現一定的增長態勢,但同時也面臨著內生動力不強、需求不足、轉型升級面臨阻力等困難,導致產值增速出現明顯下降。
然而,數據也傳遞出產業發展的積極變化——產業規模平穩增長的同時,結構在優化。
報告顯示,北斗產業發展綜合指數相比2013年,增幅超過424%,北斗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其中,產業化指數最高,市場化指數次之。市場化指數從2018年的138點增加到2023年上半年的382,四年半時間增幅超過176%,北斗產業的市場化水平顯著提高,說明產業發展已經從需要政府大力扶持的初級階段,逐漸轉變為主要通過市場獲得回報的成熟階段,產業發展方式從政府投資拉動向市場需求驅動。投融資、基金、專利等指標大幅度增加,則意味著北斗產業日漸被資本市場關注,技術轉移與應用更加傾向于采用市場的方式進行,應用需求的數量和范圍在不斷擴大。此外,得益于大眾消費領域的海量用戶,大眾應用指數增幅明顯。
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