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各類水環境
可謂是
“深不可測”
不過好在
現在有了遙感技術
人們不必再親身進入
“高深莫測”的水底
就可以對水環境進行監測了
今天大家就一起來了解
遙感技術可以監測哪些水環境現象
首先,遙感能監測城市黑臭水體。主要是因為被污染水體具有獨特的、有別于清潔水體的光譜特征,對特定波長的光的吸收或反射特性的差異,能在遙感圖像中體現出來。
利用遙感監測城市黑臭水體,可以快速得到黑臭河道污染源的類型、位置分布以及污染的分布范圍等信息。
可以快速找到河道污染物的分布、排口、生活污水管道,大大節省了人工調查成本。
此外,遙感還能監測水質,主要是通過水體對各種波長電磁反射強度與水質之間的定量關系,來實現水質的遙感圖像判別和定量分析。
其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遙感監測與普通水體監測原理一致。
但由于水源地多位于江河湖泊中,要對其進行水質監測,除了要監測其本身外,還要對周邊、上下游水質有所了解。
最后,遙感還能監測海洋溢油,利用可見光、紅外、微波等探測波段在海面的反射特性,可以監測到溢油薄層。
在可見光圖像上,油層的反射普遍高于海水,利用這一特征監測海表溢油是最有效的應急監測手段,但這種手段只能在白天觀測,并且會受到云霧等天氣因素影響。
因此,就輪到微波遙感上場了,微波遙感不受天氣影響,可以主動發射微波。
微波信號被水表面的毛細波浪反射,水體區域圖像較為明亮。由于溢油抑制了毛細波浪,降低了海表面的反射,因此在微波圖像上表現為暗色區域。
除了這些異常,湖泊水華、海洋赤潮、水體熱污染、海上漂浮的固體廢棄物等水環境問題,也都可以通過遙感來進行監測和預防。
遙感(remote sensing)是指非接觸的、遠距離的探測技術。一般指運用傳感器/遙感器對物體的電磁波的輻射、反射特性的探測。遙感是通過遙感器這類對電磁波敏感的儀器,在遠離目標和非接觸目標物體條件下探測目標地物。獲取其反射、輻射或散射的電磁波信息(如電場、磁場、電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進行提取、判定、加工處理、分析與應用的一門科學和技術。
材料參考來源:中國環境科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