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監測GNSS高精度定位服務系統質量,保障定位精度
瀏覽量:0發布時間:2023-02-18 16:13:34
曾經只能在科幻片中看到的高精度定位技術,隨著我國衛星導航系統的創新發展與進步,正在走進尋常百姓家中,深刻的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實時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精確定位服務通過提供精確的衛星軌道和時鐘校正,拉近了空間距離,使用戶可以通過獨立的接收器實現實時厘米級定位,是目前被公認為是最有前景的系統。同時,系統級的質量監控對于提供可靠的GNSS服務變得越來越重要。具體怎么回事,下面測繪玩家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未來,GNSS高精度定位服務將在人們生產生活中應用大規模的技術手段,而針對GNSS高精度定位服務的完好性監測,正是系統用來警示風險隱患、保障定位精度的一項科學措施。德國地學研究中心(GFZ)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質量控制理論的利用監測站網絡對實時衛星軌道和時鐘產品進行監測的方法。研究證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和實用性,能夠準確有效地檢測出問題衛星。

前沿觀點
1、根據基于并行PPP處理線性殘差的“異常值”投票數檢測可能的問題衛星。產品偏差由徑向、沿徑向和交叉方向的鐘差和軌道差表示,其中衛星鐘差可以由徑向分量同化,以獲得更好的可估性。利用整個監測站網絡的數據在擴展PPP模型中估計這些參數,并確定相應的IUREs。根據監測站網絡中的IUREs計算出質量指標,并與預先定義的閾值δ進行比較。如果質量指標大于閾值δ,可向用戶發出衛星產品警報。
2、采用分布均勻的監測站網絡對產品偏差進行估計,并利用監測站參數進行質量監測。原則上,參數的可估性取決于監測網絡的覆蓋范圍,也就是說,監測網絡的地理覆蓋范圍越大,可估性越好。雖然軌道徑向誤差主導視線測距誤差,但根據徑向誤差、沿軌誤差和橫向誤差對觀測值的貢獻因子分別為0.98、0.14和0.14,其他兩個方向的影響也不可忽略。
3、首先,監測網內所有監測站坐標固定在IGS每周解決方案中,對其并行進行PPP數據處理。在PPP中采用QC方法來識別觀測異常值,并對檢測到的異常觀測值進行降權,以消除其對PPP解決方案的影響。
4、然后,根據各測量站的觀測殘差,對問題衛星進行淘汰。
5、構建正則方程,使用估計偏差生成質量指標。如果質量指標小于閾值δ,則將該衛星從問題衛星中排除,重新啟動投票步驟,尋找另一顆可能的問題衛星。否則,使用估計乘積偏差更新觀測殘差,并保留衛星記錄,與下一個可能的問題衛星共同估計。迭代運行過程直到沒有衛星被投票步驟選中。最后,將問題衛星的質量報警信息發送給用戶。同樣的過程將在下一個epoch重新啟動。
6、通過20天質量檢測檢驗實驗,質量監測方法可以有效地檢測出大多數問題衛星,漏檢率4×10−6,虛警率1.2×10−5,平均TTA為4.47 s。
7、通過一個成功的探測案例證明估計偏差和最終比較結果的一致性強。在典型事件中,兩個衛星在軌道和時鐘產品上都有較大的偏差。通過比較實時產品和GBM最終產品,仔細研究了產品偏差。估計的產品偏差與實時產品和最終產品的比較結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當質量指標大于0.2m時立即報警。
8、通過質量監測,在用戶級PPP數據處理中可以排除來自問題衛星的觀測數據。以北、東、上35個站點的位置差相對于地面真實值的均方根(RMS)計算的PPP結果可從2.5 cm、4.0 cm和6.2 cm降低到2.2 cm、3.2 cm和4.5 cm,分別提高了12%、10%和27%。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關于GNSS高精度定位服務系統質量監測研究方法證明的相關觀點了,你掌握了嗎?如今的GNSS系統,已經具備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高速率定位導航服務的能力。GNSS,未來可期!

未來,GNSS高精度定位服務將在人們生產生活中應用大規模的技術手段,而針對GNSS高精度定位服務的完好性監測,正是系統用來警示風險隱患、保障定位精度的一項科學措施。德國地學研究中心(GFZ)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質量控制理論的利用監測站網絡對實時衛星軌道和時鐘產品進行監測的方法。研究證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和實用性,能夠準確有效地檢測出問題衛星。

前沿觀點
1、根據基于并行PPP處理線性殘差的“異常值”投票數檢測可能的問題衛星。產品偏差由徑向、沿徑向和交叉方向的鐘差和軌道差表示,其中衛星鐘差可以由徑向分量同化,以獲得更好的可估性。利用整個監測站網絡的數據在擴展PPP模型中估計這些參數,并確定相應的IUREs。根據監測站網絡中的IUREs計算出質量指標,并與預先定義的閾值δ進行比較。如果質量指標大于閾值δ,可向用戶發出衛星產品警報。
2、采用分布均勻的監測站網絡對產品偏差進行估計,并利用監測站參數進行質量監測。原則上,參數的可估性取決于監測網絡的覆蓋范圍,也就是說,監測網絡的地理覆蓋范圍越大,可估性越好。雖然軌道徑向誤差主導視線測距誤差,但根據徑向誤差、沿軌誤差和橫向誤差對觀測值的貢獻因子分別為0.98、0.14和0.14,其他兩個方向的影響也不可忽略。
3、首先,監測網內所有監測站坐標固定在IGS每周解決方案中,對其并行進行PPP數據處理。在PPP中采用QC方法來識別觀測異常值,并對檢測到的異常觀測值進行降權,以消除其對PPP解決方案的影響。
4、然后,根據各測量站的觀測殘差,對問題衛星進行淘汰。
5、構建正則方程,使用估計偏差生成質量指標。如果質量指標小于閾值δ,則將該衛星從問題衛星中排除,重新啟動投票步驟,尋找另一顆可能的問題衛星。否則,使用估計乘積偏差更新觀測殘差,并保留衛星記錄,與下一個可能的問題衛星共同估計。迭代運行過程直到沒有衛星被投票步驟選中。最后,將問題衛星的質量報警信息發送給用戶。同樣的過程將在下一個epoch重新啟動。
6、通過20天質量檢測檢驗實驗,質量監測方法可以有效地檢測出大多數問題衛星,漏檢率4×10−6,虛警率1.2×10−5,平均TTA為4.47 s。
7、通過一個成功的探測案例證明估計偏差和最終比較結果的一致性強。在典型事件中,兩個衛星在軌道和時鐘產品上都有較大的偏差。通過比較實時產品和GBM最終產品,仔細研究了產品偏差。估計的產品偏差與實時產品和最終產品的比較結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當質量指標大于0.2m時立即報警。
8、通過質量監測,在用戶級PPP數據處理中可以排除來自問題衛星的觀測數據。以北、東、上35個站點的位置差相對于地面真實值的均方根(RMS)計算的PPP結果可從2.5 cm、4.0 cm和6.2 cm降低到2.2 cm、3.2 cm和4.5 cm,分別提高了12%、10%和27%。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關于GNSS高精度定位服務系統質量監測研究方法證明的相關觀點了,你掌握了嗎?如今的GNSS系統,已經具備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高速率定位導航服務的能力。GNSS,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