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角
瀏覽量:1發(fā)布時間:2022-12-20 10:19:30
含義
水平角是測站點至兩目標的方向線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夾二面角。在測量中,把地面上的實際觀測角度投影在測角儀器的水平度盤上,然后按度盤讀數(shù)求出水平角值。是推算邊長、方位角和點位坐標的主要觀測量。水平角是在水平面上由0-360度的范圍內(nèi),按順時針方向量取。
介紹
為了測定水平角,經(jīng)緯儀需有望遠鏡、水平度盤和水平度盤的讀數(shù)指標。在角頂點B的鉛垂線上安置一架經(jīng)緯儀,由上述原理可知,經(jīng)緯儀需具有對中裝置,即使儀器中心保證在地面點的鉛垂線上;經(jīng)緯儀的望遠鏡不但能瞄準高低不同的目標,還應能瞄準左右方向的目標,即望遠鏡能夠水平和豎直方向轉動;儀器有一個能水平安置的刻度圓盤——水平度盤,度盤上有順時針刻劃。通過望遠鏡瞄準不同目標A和C,在水平度盤上的讀數(shù)分別為a和c, 則水平角為這兩個讀數(shù)之差。坐標的基本要素之一,通常用光學經(jīng)緯儀、電子經(jīng)緯儀或全站儀測定。
觀測水平角時,水平度盤中心應安放在過測站點的鉛垂線上,并能使之水平。為了瞄準不同方向,經(jīng)緯儀的望遠鏡應能沿水平方向轉動,也能高低俯仰。當望遠鏡高低俯仰時,其視線應劃出一豎直面,這樣才能使得在同一豎直面內(nèi)高低不同的目標有相同的水平度盤讀數(shù)。
測量方法
設O為測站點,A、B為觀測目標,用測回法觀測OA與OB兩方向之間的水平角β,具體施測步驟如下。
(1)在測站點O安置經(jīng)緯儀,在A、B兩點豎立測桿或測釬等,作為目標標志。
(2)將儀器置于盤左位置,轉動照準部,先瞄準左目標A,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aL,設讀數(shù)為0°01′30″,記入水平角觀測手簿相應欄內(nèi)。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準右目標B,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bL,設讀數(shù)為98°20′48″,記入相應欄內(nèi)。
以上稱為上半測回,盤左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稱上半測回角值)βL為:βL=bL-aL=98°20′48″-0°01′30″=98°19′18″
(3)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倒轉望遠鏡成盤右位置,先瞄準右目標B,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bR,設讀數(shù)為278°21′12″,記入相應欄內(nèi)。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準左目標A,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aR,設讀數(shù)為180°01′42″,記入相應欄內(nèi)。以上稱為下半測回,盤右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稱下半測回角值)βR為:βR=bR-aR=278°21′12″-180°01′42″=98°19′30″上半測回和下半測回構成一測回。
(4)對于DJ6型光學經(jīng)緯儀,如果上、下兩半測回角值之差不大于±40″,認為觀測合格。此時,可取上、下兩半測回角值的平均值作為一測回角值β。在本例中,上、下兩半測回角值之差為:△β=βL-βR=98°19′18″-98°19′30″=-12″,一測回角值為:(98°19′18″+98°19′30″)/2= 98°19′24″。
方向觀測法
方向觀測法簡稱方向法,適用于在一個測站上觀測兩個以上的方向。設O為測站點,A、B、C、D為觀測目標,用方向觀測法觀測各方向間的水平角,具體施測步驟如下:
(1)在測站點O安置經(jīng)緯儀,在A、B、C、D觀測目標處豎立觀測標志。
(2)盤左位置 選擇一個明顯目標A作為起始方向,瞄準零方向A,將水平度盤讀數(shù)安置在稍大于0°處,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記入觀測手簿。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順時針方向旋轉照準部,依次瞄準B、C、D各目標,分別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為了校核,再次瞄準零方向A,稱為上半測回歸零,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
零方向A的兩次讀數(shù)之差的絕對值,稱為半測回歸零差,歸零差不應超過表3-3中的規(guī)定,如果歸零差超限,應重新觀測。以上稱為上半測回。
(3)盤右位置 逆時針方向依次照準目標A、D、C、B、A,并將水平度盤讀數(shù)由下向上,此為下半測回。上、下兩個半測回合稱一測回。為了提高精度,有時需要觀測n個測回,則各測回起始方向仍按180°/n的差值,安置水平度盤讀數(shù)。
計算
將測站點至兩目標點的方向線,鉛垂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構成的角稱為水平角。它是測量工作中推算邊的方位角和點的水平角為一點到兩目標的方向線所作兩豎直面間的二面角。A,B,C為地面上任意三點,連線BA、BC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得到相應的 點,則 與 的夾角 即為地面A,B,C三點在B點的水平角。
兩方向線BA和BC,投影在水平度盤上的相應讀數(shù)為a和c,則水平角為β=c-a。若β<0°,則加360°,因為水平角沒有負值。
水平角是測站點至兩目標的方向線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夾二面角。在測量中,把地面上的實際觀測角度投影在測角儀器的水平度盤上,然后按度盤讀數(shù)求出水平角值。是推算邊長、方位角和點位坐標的主要觀測量。水平角是在水平面上由0-360度的范圍內(nèi),按順時針方向量取。
介紹
為了測定水平角,經(jīng)緯儀需有望遠鏡、水平度盤和水平度盤的讀數(shù)指標。在角頂點B的鉛垂線上安置一架經(jīng)緯儀,由上述原理可知,經(jīng)緯儀需具有對中裝置,即使儀器中心保證在地面點的鉛垂線上;經(jīng)緯儀的望遠鏡不但能瞄準高低不同的目標,還應能瞄準左右方向的目標,即望遠鏡能夠水平和豎直方向轉動;儀器有一個能水平安置的刻度圓盤——水平度盤,度盤上有順時針刻劃。通過望遠鏡瞄準不同目標A和C,在水平度盤上的讀數(shù)分別為a和c, 則水平角為這兩個讀數(shù)之差。坐標的基本要素之一,通常用光學經(jīng)緯儀、電子經(jīng)緯儀或全站儀測定。
觀測水平角時,水平度盤中心應安放在過測站點的鉛垂線上,并能使之水平。為了瞄準不同方向,經(jīng)緯儀的望遠鏡應能沿水平方向轉動,也能高低俯仰。當望遠鏡高低俯仰時,其視線應劃出一豎直面,這樣才能使得在同一豎直面內(nèi)高低不同的目標有相同的水平度盤讀數(shù)。
測量方法
設O為測站點,A、B為觀測目標,用測回法觀測OA與OB兩方向之間的水平角β,具體施測步驟如下。
(1)在測站點O安置經(jīng)緯儀,在A、B兩點豎立測桿或測釬等,作為目標標志。
(2)將儀器置于盤左位置,轉動照準部,先瞄準左目標A,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aL,設讀數(shù)為0°01′30″,記入水平角觀測手簿相應欄內(nèi)。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準右目標B,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bL,設讀數(shù)為98°20′48″,記入相應欄內(nèi)。
以上稱為上半測回,盤左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稱上半測回角值)βL為:βL=bL-aL=98°20′48″-0°01′30″=98°19′18″
(3)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倒轉望遠鏡成盤右位置,先瞄準右目標B,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bR,設讀數(shù)為278°21′12″,記入相應欄內(nèi)。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準左目標A,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aR,設讀數(shù)為180°01′42″,記入相應欄內(nèi)。以上稱為下半測回,盤右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稱下半測回角值)βR為:βR=bR-aR=278°21′12″-180°01′42″=98°19′30″上半測回和下半測回構成一測回。
(4)對于DJ6型光學經(jīng)緯儀,如果上、下兩半測回角值之差不大于±40″,認為觀測合格。此時,可取上、下兩半測回角值的平均值作為一測回角值β。在本例中,上、下兩半測回角值之差為:△β=βL-βR=98°19′18″-98°19′30″=-12″,一測回角值為:(98°19′18″+98°19′30″)/2= 98°19′24″。
方向觀測法
方向觀測法簡稱方向法,適用于在一個測站上觀測兩個以上的方向。設O為測站點,A、B、C、D為觀測目標,用方向觀測法觀測各方向間的水平角,具體施測步驟如下:
(1)在測站點O安置經(jīng)緯儀,在A、B、C、D觀測目標處豎立觀測標志。
(2)盤左位置 選擇一個明顯目標A作為起始方向,瞄準零方向A,將水平度盤讀數(shù)安置在稍大于0°處,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記入觀測手簿。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順時針方向旋轉照準部,依次瞄準B、C、D各目標,分別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為了校核,再次瞄準零方向A,稱為上半測回歸零,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
零方向A的兩次讀數(shù)之差的絕對值,稱為半測回歸零差,歸零差不應超過表3-3中的規(guī)定,如果歸零差超限,應重新觀測。以上稱為上半測回。
(3)盤右位置 逆時針方向依次照準目標A、D、C、B、A,并將水平度盤讀數(shù)由下向上,此為下半測回。上、下兩個半測回合稱一測回。為了提高精度,有時需要觀測n個測回,則各測回起始方向仍按180°/n的差值,安置水平度盤讀數(shù)。
計算
將測站點至兩目標點的方向線,鉛垂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構成的角稱為水平角。它是測量工作中推算邊的方位角和點的水平角為一點到兩目標的方向線所作兩豎直面間的二面角。A,B,C為地面上任意三點,連線BA、BC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得到相應的 點,則 與 的夾角 即為地面A,B,C三點在B點的水平角。
兩方向線BA和BC,投影在水平度盤上的相應讀數(shù)為a和c,則水平角為β=c-a。若β<0°,則加360°,因為水平角沒有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