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儀測量高程到底有幾種方法?現在馬上為您揭曉。大家仔細看一看。
方法一:經典方法
怎么說這個方法是經典方法,是因為:
1.其測量原理是我們在學習經緯儀視距測量時就學習過,每種測量教材中都有;
2.測量教材中有關全站儀高程測量原理,都按此原理進行闡述;
3.全站儀高程測量的相關設置,都按此原理進行的。
方法二:后方交會
“后方交會”這個名字一般是指:在全站儀平面測量時,全站儀自由設站,通過測量并輸入測站外兩個已知點的平面坐標,從而完成設站的工作。
而這里是指全站儀在高程測量前,全站儀自由設站,通過測量測站外一個已知高程點,再通過全站儀相關的設置,從而完成全站儀高程測量設站的工作。
方法三:對邊測量
對邊測量是一個純粹的高差測量,操作也相當簡單:全站儀架設在任意位置,不做任何高程測量的設置(即測站高程、儀器高、棱鏡高均使用儀器內存值),分別對兩個點測量其三角高差dZ(要保證棱鏡高度不變),兩者之差即為兩點之高差,跟水準測量的后視減前視相反,這里應該是前視減后視。
方法一是經典方法,原理明確,而且全站儀的高程測量設置也是據此設置和計算,操作時按部就班,不容易出錯,很多人都喜歡用它。
方法二是能在任意點上設站,不需要知道測站點高程而進行高程的測量,這個非常適用于進行三維測量時,平面也同時自由設站的情況,因此使用非常靈活,適應性強。
方法一和方法二的共同點,就是通過測量能直接獲得測點的高程,因此適用于在一個測站上獲取若干多個點高程的情況,比如地形碎部點測量、路基施工放樣等。
方法三是避免了啰嗦的全站儀高程測量設置,只在距離測量模式中讀取各點的三角高差dZ,通過各點dZ之差計算各點高差,跟水準測量類似,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水準測量的記錄表格。